编者按:近日,我校财务与会计学院“凤鸣山哈,畲韵悠长”社会实践队深入宁德福安畲乡腹地,开展了一场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新福建报道原文如下。
原文:
近日,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凤鸣山哈,畲韵悠长”社会实践队深入宁德福安畲乡腹地,开展了一场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学子们通过实地探访、体验交流,在畲乡沃土上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银锤传文脉:匠心淬炼共同体基因
在坂中廉岭村,实践队员们来到“福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伏松的家里,见证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匠心传承:93岁高龄的钟师傅至今仍坚持每日清晨打造银器,并悉心指导来自浙江的徒弟。其子钟发清说:“父亲传授手艺不为别的,只为传承。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乐意教。”在钟师傅指导下,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银片锻打工艺,感受“千锤百炼”的匠人精神。

实践队队员参与畬银制作
钟师傅还向实践队展示蕴含畲族起源传说的蜘蛛纹、盘瓠图腾,以及独特畲族图形文字的银器,他表示,这些纹饰不仅是装饰,更是连接代际的文化纽带,是畲族文化融入中华文明血脉的生动见证。
产业聚合力:畲汉携手共筑富裕路
“桃源”虎头村的千亩桃林与溪塔葡萄沟的蜿蜒绿廊,展现着畲乡的产业活力。在畲汉村民联合成立的产业中心,虎头村党支部书记吴树灿向队员展示了带有畲族特色包装的水蜜桃,他表示:“挖掘畲族文化,打造‘畲’字品牌,使村集体收入显著增长。”昔日山野间的刺葡萄,如今已串起溪塔村3A级景区的“金串串”。队员们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到传统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精深加工,有效提升了附加值,拓宽了销路。吴树灿指出,特色资源转化为“甜蜜产业”,正是各民族在经济共同体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体现。

实践队与吴树灿书记交流学习

实践队与溪塔村村民代表兰伏銮交流学习
拳魂铸同心:碧血丹心守护共同家园
在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队员们学习了刚劲的畲族传统武术——畲拳,亲身体验其招式。随后,实践队与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钟团玉进行座谈。钟书记表示:“作为传承人,我守护的是民族记忆的拳路;作为女当家,我践行的是‘不分单一民族,共建共同家园’的共同体誓言!”并寄语实践队员,要真正俯下身去,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去感受乡情、民情、社情。
实践队步入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叶飞将军的评价:“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诚;第二,最团结。”馆内保存的实物与文献,真实记录了畲族同胞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守护共同家园作出的重大牺牲和贡献,是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历史见证。

实践队与人大代表钟团玉书记交流学习

实践队队员体验畬家拳

实践队伍参观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
青春系沃土:共绘民族团结奋进新画卷
四天的畲乡之行,是一场青春与土地的深情对话。银锤声传递共同的文化基因,丰收景诉说共同的奋斗历程,畲拳魂与革命史交织成共同的情感家园。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蓬勃的生命力,纷纷表示,未来要扎根田野中国,深入民族村落,讲好民族团结的青春故事,守护跨越千年的文化薪火,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伍合影
原文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2/347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