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商学院官网!今天是

媒体商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商院 > 正文

【中新网福建】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地协同·专业赋能·试点拓面”助力八闽振兴之路

来源: 时间:2025-07-31 作者: 点击:

编者按7月14日至18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实践队在福建龙岩武平、江西赣州寻乌、广东梅州蕉岭等地开展社会实践。中新网福建报道转载如下。

原文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8日电(陈阳 吴旭东 刘亮元)青春铸魂闽粤赣,实践笃行担使命。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实践队于7月14日至18日,深入闽粤赣三省交界腹地,紧扣“追寻领袖足迹担当强国使命”主题,组建四个教研室专项分队,在福建龙岩武平、江西赣州寻乌、广东梅州蕉岭等地开展精准化实践探索,为县域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校地协同促合力:思政课堂联通县域发展动脉

7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武平团县委签署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亮元、武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永荣共同参加见证。协议聚焦“理论落地”与“实践反哺”双轨并行,推动高校与地方深度融合。

学院各教研室将定期输送专题课程与研究成果,为地方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助力解决实际问题。武平红色遗址、改革现场、文化地标将成为学院常态化“大思政课”教学基地,强化实践教学成效。

专业赋能促发展:专业优势锚定县域需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聚焦乡村振兴命题,推动县域经验的提炼、推广与升华。

在武平县湘店镇“一条幸福路”展陈馆,王华锋镇长带领大家重温诸多温暖场景,计划提炼“幸福路”蕴含的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纳入教研室特色课程案例库。

“全国林改策源地”万安镇捷文村,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我有青山”主题馆、千亩灵芝种植基地,亲身感受林改给当地带来的巨大蜕变。

通过在广东梅州蕉岭县建丰米业和桃花源山庄的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蕉岭县在乡村治理中广泛实施的“党建赋能”制度,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环境治理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师生探究如何发掘、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客家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赋能乡村德治与善治。

在武平县中山镇阳民村,实践队员学习技艺、感受匠心,更通过与该镇党委书记钟福辉、镇长朱伟才的深度访谈,重点探讨竹编工艺蕴含的“巧工循矩”思维、精益求精态度及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在武平县中山镇百家大院、武平文化地标——兴贤坊,武平团县委书记刘远锋和师生一同进行实地考察,系统感知客家文化崇文重教、海纳百川等鲜明特质,激发师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资源设计更具感染力的思政课案例与乡土教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师生运用辩证思维剖析区域发展矛盾,紧密围绕“林改转型”实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寻找方法论支撑。

武平县捷文村于2001年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因此被誉为“全国林改策源地”。实践队师生们深入剖析捷文村探索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如何以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在广东省蕉岭县,实践队员们踏足丘成桐院士祖居,深切体悟到丘院士那份深沉的爱国爱乡情怀,也更深刻地理解通过调整社会精神文化氛围与社会教育实践模式,致力于激发培养潜在的、先进的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专项实践队师生化身“红色基因解码员”,在闽粤赣边区开展立体化历史挖掘。

在武平县博物馆、湘店镇刘亚楼将军故居,师生们结合展陈文物与馆内工作人员、当地村民深入交流,挖掘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品读刘亚楼将军的光辉事迹。

在江西寻乌县项山乡福中村,实践队员们共同参观了罗福嶂会议旧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实物展陈将实践队员们带回那个烽火年代,更加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伟大精神。

“红四军入闽第一村”——武平民主乡高书村,民主乡党委书记郑嘉琪深情追忆革命红色岁月,并与实践队师生对该村生态旅游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产业振兴模式进行研讨。

试点拓面促长效:实践星火照亮县域振兴路

本次实践所探索的“教研室精准对接—师生深度参与—成果多元转化”模式,无疑是将理论力量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动能的有益尝试。

通过教研室精准对接,一方面,推动教科研人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利器,深入解码新时代武平发展的实践伟力。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使理论研究课题直接根植于“真问题”。

实践队青年大学生参加“福建省扬帆计划”,深入基层一线,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引领力为学生提供思考框架和价值标尺,实现理论武装与成才实践的辩证统一。

总结武平乡村振兴的普遍性规律,同时将新时代实践贯通红色基因传承脉络,使实践成效转化为思政教材与振兴指南。

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双轮驱动,以理论为犁铧深耕基层沃土,以实践为笔墨书写青春答卷。武平实践只是一粒火种,实践队师生播撒的思想火种正在县域振兴的田野上生根发芽。

原文链接http://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5/2025-07-28/569794.html


书记信箱:fjsxydwsj@fjbu.edu.cn

校长信箱:president@fjbu.edu.cn


Copyright 福建商学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12020660号-3校址:福州市鼓楼区黄铺19号 邮编:350012   闽公网安备 35012202350143号